/ 餘影「繞梁」— 以不同維度感知賴志盛的作品(下)

賴志盛、李晏禎

前往展覽

※ 本篇文章為講座紀錄,由藝術家賴志盛與巴塞爾藝術博覽會(ART BASEL)台灣貴賓代表李晏禎(Jenny Lee)對談於永添藝術.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

1996年,《垂直I》以相同尺寸的塊磚向上疊起,到天花板時正好有一百個磚塊。這些磚塊並非絕對垂直或水平,因此我以水泥校正它們。《垂直I》只展了一個多禮拜,後來颱風把它吹倒了。




Lai Chih Sheng, Vertical I, Courtesy of the artist.


2019年,我有機會在弔詭畫廊做了另一件垂直的作品。弔詭畫廊是個四層樓的展覽空間,他們分配給我的是一個樓梯間。我在想,如果做一個與樓梯有關的作品,那應該是與「垂直」有關的。同時,它得輕盈些才不會危險。於是,我想能用「水」來做這件事情:我在每層樓相同的垂直位置上都鑽了個兩英吋的小洞,讓這滴水穿越四個樓層,滴到一樓地上的洞。這個空間因而有了個小水潭,大概三、四秒鐘就有水滴下來。約百分之七、八十的機率,水滴可以從四樓滴到一樓,其他有些被觀眾接走,有些被風吹歪,可能因為開門的氣流就歪掉了。

我在家實驗時,用滴管、針筒等各式器材,嘗試創造出最大一滴的水滴,最後,我在碗裡挖了一個洞,讓水從邊緣慢慢滑落,集成一個最飽滿的水滴。然而,在弔詭畫廊試做《垂直II》約一小時後,它突然不滴了。這是怎麼回事呢?是因為水閥不夠精準嗎?但換了之後狀況也沒有改變。後來我找到了原因,原來是高雄的水質不好,水垢堵住因而把它弄壞了。於是我在水的源頭架設一台淨水器,因此滴出來的水都是特別乾淨的,之後若滴到觀眾也覺得安心。後來在監視器裡,真的發現有人在玩遊戲,他們用嘴巴接水。




Lai Chih Sheng, Vertical II, Courtesy of the artist.





Lai Chih Sheng, Vertical II, Courtesy of the artist.


Jenny:這是你原本預期會發生的事嗎?

因為地上有一灘水,大家可能認為是在漏水,因而有好幾個人沒有看到這件作品。也有些人是在走到二、三樓時,納悶怎麼會有水滴下來,往上看才發現這是一件作品。發現作品的過程,其實不見得要在一樓已經知道《垂直II》的狀態下,才能欣賞這件作品。雖然它體積小,被看到的機會不大,但是這個過程是相對明確的。

希望畫廊、美術館願意嘗試這樣作品的同時,我也會取得他們的信任,讓我有機會去發展這樣的作品。比方說,我在這張大桌鑽一個洞,桌子是不會垮的。他們覺得也對,甚至我還可以把它修復回來。在創作《垂直II》時,我知道樓板裡可能會有電線,我也不方便跟他們說是有可能鑽到的,只能使用探測器事先預防。然而,弔詭畫廊是間七十幾年的老房子,樓層厚度達36公分,不完全測試得出來,第四層樓施工時就真的鑽到了電線,負責擦水的我一直被電到。不過老師傅相當聰明,知道鑽到電線時,水會跑進電管裡消失不見,這時他說:「啊,鑽到電線了」,我延遲的回答:「有嗎?」 在持續電擊中我們完成了鑽孔。果不其然,後來左邊的插座都沒有電了,但也幸好是頂樓加蓋的部分,維修算是容易的。




Lai Chih Sheng,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of Vertical II, Courtesy of the artist.


這是2019年在上海馬凌畫廊展出的作品《逗留》。當初他們給我這個空間,大面積的玻璃與工業風的設計像是辦公大樓。我一開始想,冷氣朝著這片玻璃吹,應該會形成霧氣,有點夢幻。後來,因為上海的冬天和夏天溫差太大,所有玻璃都是雙層、中間真空的狀態,根本無法結成霧氣,只好換了個作法。

這些白色水管雖然現場看得到,卻沒能被使用,管子裡的水隱匿的經過展場的空間。於是我把水管切開,將水引導至展場的正中央,最後回到原本它應該流向的地方,改變廢水的渠道。接著,我在淘寶上訂購了個大桶子並請水電師傅修改安裝引水的管道。經過幾次觀察,這些水比較多是從天台出水口流出來的,我原先期待這些水應該是乾淨的,結果卻是如此混濁,主要是他們在天台使用了許多瀝青類的化學塗料。另一方面,我也設置水閥,可以控制水的流量和流速。




Lai Chih Sheng, Stop By, Courtesy of the artist.





Lai Chih Sheng, Stop By, Courtesy of the artist.


我想讓水逗留一段時間後再離開。有人問我這件作品的意思,其實我也不確定。也許展覽布卸展一直在輪替本身就是一種逗留,退後一點看,人在世界上也只是逗留一段時間,大概都是這類相近的想法。《逗留》也是,水本來不會在這個空間逗留,現在則是短暫逗留在這個空間後,再流向它原本該去的地方。除了改變水的路徑外,展場裡也會產生新的聲音。上海有段時間一直下雨,在展場裡也聽得到水聲。馬凌畫廊的天台有特殊造型,是比較斜的,因此當時水都會集中在那個水管,變成集水區。

《逗留II》則是在永添藝術.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展出的作品。這次,我希望水能逗留在牆上。這些水來自空氣中的水氣,例如冷氣除濕、冷熱交換狀態下所產生的冷凝水。我將水灌回牆壁,在裡面做一個小小的水庫。邵雅曼執行長給予相當的信任,支持做這件作品。

剛剛你們或許有看到這件作品,但應該注意到和這張照片長得不太一樣,那是因為水在裡面跑來跑去。原本的出水口從上方引下來,我在下面挖了一個水管大小的孔洞,往內彎滲進牆裡。其實做這件作品時,我不知道它會長成什麼樣子,畢竟牆的結構會影響水流出來的方向。這些痕跡在我沒有控制的情況下,有了新的變化。





Lai Chih Sheng, Stop By II (shot in 2020.10), Courtesy of the artist.





Lai Chih Sheng, Stop By II (shot in 2021.02), Courtesy of the artist.


Jenny:這件作品每次看都會有一些些的改變。我不知道大家看到展覽的感覺,對我來說,這檔展覽有些像是午覺後醒來,看到家裡任何一個角落的景象。比如說,《逗留II》讓我想到,存在於鄉下阿嬤家牆上水漬的痕跡;或是有時季節到了,反潮時會發現的痕跡。另外那件吊掛在天花板的電風扇,以及等等使用養生膠帶創作的《

Lai Chih Sheng, Forum, ALIEN Art Centre